师徒传承培养方式面临新挑战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19:00:47 36132

  【让技能人才更多更能⑦】

师徒传承培养方式面临新挑战

鞍钢集团本钢设备工程公司首席操作 罗佳全

  如今,师徒无论是传承解决生产难题、助推产业升级,培养岸谷之变网还是面临攻克关键技术、转化创新成果,新挑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。师徒在本钢这样的传承制造业企业,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,如何加快实现从“量”的面临增长到“质”的提升,更是新挑亟待解决的课题。

  长期以来,师徒本钢对技能型人才的传承培养进行了许多探索。其中,培养师徒传承是面临最为重要且有效的培养途径。我们由技艺精湛的新挑岸谷之变网老师傅亲自带徒,通过“手把手”的方式,把技艺的每一个细节,特别是那些难以言传的“隐性知识”以及独特的绝招绝活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。通过这种方式,我们培训了数千名职工,也带出了一批电气设备调试领域的“高手”徒弟。

  但近年来,我们发现,师徒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,致使产业技能型人才急剧下降。

  一个问题是,年轻人普遍对“苦脏累”的技术岗位兴趣不高,不愿静下心来、耐住性子去学、去悟。曾有徒弟直言:“五年才能出师,可工资还没送外卖多,谁愿意熬?”许多绝活绝技很依赖经验积累,必须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习,比如高压电缆故障的“听声辨位”、精密仪器的“手感调试”。这些无价的“隐性知识”一旦失传,损失的将是整个行业的技术根基。

  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,没有充分意识到当前技能型人才的紧缺性和重要性,不愿去健全、优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。有些企业明明拥有特级技师、首席技师、高级技师这样的高水平技能人才,却不给予其应有的话语权和投入相应资源;有的企业,高水平工匠人才的待遇低于新入职的高学历职工,影响了他们传承培养新人的积极性,也造成了企业人才资源的浪费。

  现在,产教融合搞得很火热。但在生产实践中,产、教“两层皮”的问题还很突出。由于部分院校教材没有与时俱进,一些新入职的职工对主流技术、设备、工艺都不太了解,企业不得不投入额外的成本对他们从零培训。

  怎样让年轻人看到学技术这条路有希望?怎样充分释放高水平工匠人才的育人潜能?怎样打造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?在师徒传承的育人探索中,我们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答案。

  (光明日报记者 刘勇采访整理)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8月25日 04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liuan.sh-baobao.com/html/18c4099941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李在明:美国“抓人”事件或影响韩企对美投资

真抓实干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蒙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

全球目光聚焦!临安“生物圈时刻”迎来showtime

第九届西部民歌会唱响内蒙古

棒球运动员许生福:最爱棒球的逆风翻盘和团队凝聚力

友情链接